凄凄苦雨暗铜驼,袅袅凉风起漕河。
自夏及秋晴日少,从朝至暮闷时多。
鹭临池立窥鱼笱,隼傍林飞拂雀罗。
赖有杯中神圣物,百忧无奈十分何。

【注释】

铜驼:指代长安(今陕西西安)。铜驼,铜铸的骆驼,古代用作宫殿门上的装饰。漕河:指代汴水。汴水是流经今河南、安徽等地,注入淮河的大河流。

鹭(lù):一种水鸟。鱼笱(gǒu):捕鱼器具。隼(shǔn):指鹰。雀罗:捕雀的网。赖有:幸亏有。杯中圣物:比喻美酒。

【赏析】

《九日登高》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时杜甫在夔州。诗人登高远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七律。首联写诗人雨天闷坐,偶有所感而作此诗;颈联写秋日少晴,天气沉闷;尾联写诗人举杯消愁,但百忧无解。全诗写得浑然一体,气象壮阔。

“九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九月九日,人们登高山之巅,遍插茱萸,饮菊花酒,赏菊吟诗,谓之“登高”“赋诗”等。

第一联“凄凄苦雨暗铜驼,袅袅凉风起漕河。”点明时节为秋天,地点为京城。首句中的“苦雨”二字,写出了诗人对这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的感受。“铜驼”即铜驼路,是唐代长安城的街道名。诗人以铜驼喻京城,写出了京城的衰颓景象。第二句中,“袅袅”形容微风,吹动草木,摇曳生姿。“凉风”与“苦雨”相对,表现出秋天气候的特点。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京城秋季的景象。

第二联“自夏及秋晴日少,从朝至暮闷时多。”承接上文,进一步描写京城秋天的景象。“自夏至秋”指的是时间,从夏天到秋天。这里的“自”字,表示从……开始。“晴日”指的是晴朗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时候。“自夏至秋”中的“自”字,在这里表示从……开始。“从朝至暮”指的是时间,从早晨到傍晚。这句诗的意思是:从夏天到秋天,晴朗的日子比较少,大部分时间都是阴沉的天气,令人感到闷闷不乐。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京城秋天的景象。

第三联“鹭临池立窥鱼笱(gǒu),隼傍林飞拂雀罗。”继续描绘京城秋天的景象。“鹭”是一种水鸟,喜欢站在池塘边观察水中的鱼儿。这里的“鹭”指的是白鹭。“隼”是一种猛禽,这里用来形容它飞得非常快。“雀罗”是一种捕鸟的工具,由细网组成。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京城秋天的景象。

第四联“赖有杯中圣物,百忧无奈十分何。”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心情。这里的“杯中圣物”指的是美酒。诗人举杯饮酒,希望能够借酒消愁,但是忧愁太多,无法全部消解。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京城秋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之情。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