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方对酒缀诗章,我正持斋坐道场。
处处追游虽不去,时时吟咏亦无妨。
霜蓬旧鬓三分白,露菊新花一半黄。
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

【解析】

这是一首酬赠之作。首联写诗人与友人在九月八日相聚,饮酒作诗,十分欢悦。颔联写自己正持斋修道,不能与友人畅游,但时时吟咏也是快乐的。颈联写自己鬓发已白,菊花又黄,而朋友却像陶渊明一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尾联写诗人惆怅地想到:明天是重阳节,我们应一同去登高赏菊。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并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自己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仍保持清高之志。

【答案】

译文:

你正对酒吟诗作乐章,我正持斋坐道场。

处处追游虽然不能去,时时吟咏也无妨。

霜打蓬蒿鬓边已斑白,露湿菊花花半开黄。

惆怅东篱菊不与你同醉,明日陶家便是重阳节。

赏析:

这首诗是和皇甫十见赠诗。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快乐,以及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同时表现了诗人不随俗世沉浮,保持清高之志。

第一句写诗人与友人相会。“君方”二句说:你正对着美酒赋诗作乐章;我正好持斋坐坛修道场。这里,以饮酒作乐、修道为乐事,表明诗人与友人相聚之快乐。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他们聚会时的情景,又点明了这次相聚的原因。“虽不去”二句说:虽然不能像你们一样四处游赏,但是时时吟咏也是快乐的。这里的“时时”,即“时时吟咏”。“虽不去”二句,一方面说明诗人有修道之志,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

第二句写诗人持斋修行的情况。作者以“处处追游”四字,概括了诗人的生活内容。这四字中,包含了“追游”和“不去”两层意思:一方面,指诗人经常出游访友,另一方面,则指自己虽然出游,却因持斋修道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既是对前面“虽不去”一句的解释,又是对前面“时时吟咏”一句的解释。

第三句写自己鬓发已白,菊花又黄。这两句诗,既照应了前面所写的“霜蓬旧鬓三分白”,又进一步写出了自己的衰老之象。这里,诗人用“霜”、“露”二字状物传神,形象地描绘出了菊花盛开的景象。同时,也烘托出了自己内心的悲凉之感。这几句诗,既写出了自己老态龙钟之象,也表现出了对自己衰老的无奈和忧伤。

第四句写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惆怅”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东篱菊的羡慕,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与朋友不能共赏菊酒之憾事之痛惜。“陶家”二字,点出明日乃是重阳佳节,而自己却不能与朋友共赏菊花,因此,感到惆怅。“明日陶家是重阳”一句,既照应了前面的“惆怅”一词,又为下面“惆怅东篱不同醉”一句作了铺垫。

最后两句写诗人与朋友共赏菊花的愿望。这两句诗,既与前文的“惆怅”二字呼应,又表现了诗人渴望与朋友共赏菊酒的愿望。“惆怅”二字,既是对前面“惆怅东篱菊不与你醉”的总结,也是对后面“明日陶家是重阳”的展望。“惆怅”二字,不仅点明了诗人的心情,而且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情趣的境界之中。

此诗语言平实质朴,情感真挚深厚,风格清新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