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注释:
夜雨:夜晚的雨声。
早蛩(qióng)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早蛩(qióng)是蟋蟀的一种,在夜里叫,声音凄切。“啼复歇”意思是蟋蟀鸣叫后又停止。“残灯”指未燃尽的灯油将要燃尽时发出的微光。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隔着窗户可以听到雨声,因为芭蕉的叶子会因受潮而发出响声。
译文:
夜雨滴滴答答地落下,
蟋蟀一声长鸣后便不再鸣叫,
灯光忽明忽暗闪烁不定。
隔着窗户,我听见了雨声阵阵,
原来是芭蕉叶被雨水打湿,
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雨景的小诗。诗人以蟋蟀的叫声和芭蕉叶的响声来描绘深夜的雨声,表达了诗人对雨天的热爱之情。首句中的“早蛩啼复歇”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蟋蟀拟人化,写出了它的叫声忽起忽止的特点;“残灯灭又明”则形象地刻画了灯光摇曳、忽明忽暗的景象。第二句中的“隔窗知夜雨”,运用了借代手法,用芭蕉叶的响声作为夜雨的声音。第三句中的“芭蕉先有声”,运用了比喻手法,把芭蕉叶的响声比作是雨点敲打在芭蕉叶上发出的声音。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雨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