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
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注意抓住诗句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分析,结构上注意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和结构技巧(如对比、衬托等手法)以及诗人的情感。
本题要求学生理解全诗的意思,然后分析每句话的意思,最后赏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此题要注意逐句翻译,重点词组要落实。“苦学空门法”意为:苦苦学习佛教的教法。“销尽平生种种心”意为:消除了一生的烦恼与杂念。“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意为:只有诗魔还没有来降服我,每当看到美好的风光和明月,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吟咏起来。“闲吟”的意思是:悠闲地吟咏。注释中关键词有“苦学”“空门”“消尽”“平生”“种种心”“诗魔”“风月”,译文为:自从苦苦地学习佛教的教法,已经消磨掉了我的平生的种种杂念;只有诗魔还没有来降服我,每当看到美好的风光和明月,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吟咏起来。
【答案】
①苦学佛家教义。
②消磨掉一切杂念,不为世俗所累。③只有诗魔没有来降服我,使我在美好的风景面前,不能自已,情不自禁地写诗。
赏析:
这首诗以“闲吟”二字开篇,引出了诗人的心境。首联是说,自从他苦心研习佛教教义之后,就忘却了尘世的一切,心中没有一丝一毫俗念杂念。中间两联则是对这种心境的进一步描写。“销尽平生种种心”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佛学的精进。“唯有诗魔降未得”,这句看似自谦,实是自负,说明他虽然修炼到了一定境界,但仍被诗魔所困扰,难以解脱。而“每逢风月一闲吟”则点出了他吟诵的对象——风月。风月,是人们常借以寄托自己感情的事物。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他内心的矛盾,也表现出他对自然景物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