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低亭自可亲,大池高馆不关身。
林园莫妒裴家好,憎故怜新岂是人。
小水低亭自可亲,大池高馆不关身。林园莫妒裴家好,憎故怜新岂是人?
赏析:
白居易的《重戏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人文情怀,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洞察。
诗的第一句“小水低亭自可亲”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这里,作者通过对比强调了“小水低亭”的独特魅力。它不仅亲近自然,更蕴含着一种与人为善的温馨氛围,这种亲切感让人不禁心生向往。同时,“自可亲”也暗示了这种亲近自然的态度,是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一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更体现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理解——自然是值得亲近和欣赏的。
第二句“大池高馆不关身”,则转向描述更为宏大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大池”可能是指广阔的湖泊或池塘,而“高馆”则可能是指高耸入云的建筑或山峦。这两个词汇共同勾勒出了一幅宏伟壮丽的自然画卷,给人以视觉的震撼。同时,“不关身”也暗示了这种壮观景象并不遥远或难以触及,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身边,只是常常被我们忽视。这种对比和转折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思考价值。
第三句“林园莫妒裴家好”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和发展。这句诗以“林园”为引,引出了另一个主题——羡慕与嫉妒。裴家好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家庭或家族,他们在自然美景面前展现出的优雅和从容。而诗人在这里用“莫妒”来表达一种超然的态度,即面对他人的优秀不应产生嫉妒,而是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欣赏和学习。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的高远修养和豁达胸襟,也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最后一句“憎故怜新岂是人?”则是对整首诗情感层面的升华。这句诗以反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对事物的态度,究竟是因为厌恶旧的事物而导致对新的事物的偏爱,还是真的是出于某种原因而产生不同的感受呢?这个问题引人深思,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份哲理性。
白居易的《重戏答》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他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到白居易的文学才华以及他对于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