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日提竹篮,家僮买春蔬。
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
无声但呀呀,以气相喣濡。
倾篮写地上,拨剌长尺馀。
岂唯刀机忧,坐见蝼蚁图。
脱泉虽已久,得水犹可苏。
放之小池中,且用救乾枯。
水小池窄狭,动尾触四隅。
一时幸苟活,久远将何如。
怜其不得所,移放于南湖。
南湖连西江,好去勿踟蹰。
施恩即望报,吾非斯人徒。
不须泥沙底,辛苦觅明珠。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白鱼自喻,写自己被贬岭南,流落天涯的境遇,表现了他对朝政的不满和不屈的倔强精神。“怜其不得所,移放于南湖”,表明他希望报效朝廷的宏愿和壮志。
【答案】
译文:清晨我提着竹篮去提鱼,家里的小僮去买春天的蔬菜。在碧绿的水草下,有两条白色的鱼儿,在水里静静地躺着。它们无声无息,只是用尾巴互相碰触,用气息互相濡养。我把篮子倒在地上,把鱼儿倒出来,一条约有一尺长。难道只是因为担心刀机,就坐视蝼蚁被宰杀吗?即使已经很久没有喝水,但得到水还是可以复活的。把它们放在池塘里,暂时救救它们的命。池塘很小,水也很窄,它们一动尾巴就会碰到池塘的四角。虽然一时侥幸活了过来,但如果长久下去将会怎样呢?可怜它们得不到安身之处,只好把它们移到南湖。南湖连接西江,可以自由地游来游去,不要踌躇犹豫。我给予恩惠,希望它们能报答我的好意,我不是那些不懂得报恩的人。不需要泥沙底,只要辛苦寻找,就能得到明珠一样珍贵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