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渚回花舫,生衣卧向风。
鸟飞溪色里,人语棹声中。
馀卉才分影,新蒲自作丛。
前湾更幽绝,虽浅去犹通。
泛溪
曲渚回花舫,生衣卧向风。
鸟飞溪色里,人语棹声中。
馀卉才分影,新蒲自作丛。
前湾更幽绝,虽浅去犹通。
注释:
- 泛溪:泛舟于溪流。
- 曲渚回花舫:在曲折的小洲上,回旋着美丽的花舫。
- 生衣卧向风:身着生衣,躺在船上的风中休息。
- 鸟飞溪色里:鸟儿在清澈的溪水中飞翔,映入眼帘的是溪水的颜色。
- 人语棹声中:人们的声音和划船时桨击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 馀卉才分影:其他的花草刚刚露出水面的影子。
- 新蒲自作丛:新生的嫩蒲开始生长,形成一片丛丛。
- 前湾更幽绝:前方的湾口更加幽深绝美。
- 虽浅去犹通:虽然水很浅,但仍然可以通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首句”曲渚回花舫,生衣卧向风”,形象地描绘出小船在小洲曲曲弯弯的溪流中回旋的情景,以及船舱里的乘客们舒适地躺在床上享受微风拂面的感觉。接着,”鸟飞溪色里,人语棹声中”两句,将观感扩展到听觉上,鸟儿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中自由飞翔,而人们在划桨时发出的清脆声响,与鸟儿的鸣唱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馀卉才分影,新蒲自作丛”两句,诗人的目光转移到周围的环境上,注意到其他刚发芽的植物只有零星的几片叶子露出水面,而新生的蒲草已经长出了簇拥的叶子,形成了一片绿意盎然的丛丛。这里的”馀卉”指的是已经萌芽但尚未完全展开的植物,而”新蒲”则是刚刚冒出水面的嫩绿蒲草。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生命的活力,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景致的赞美。
最后两句”前湾更幽绝,虽浅去犹通”,诗人的视角再次转换,从整体的景观转向了更为具体的一处细节。”前湾”是指前面不远处的湾口,它显得更加幽静神秘,即使水位较浅,也可以安全通过。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这片水域美景的喜爱,也体现了作者观察入微、善于发现细微之美的能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宁静、美丽、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