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后何人见,孤亭似旧时。
褰开诚得地,冥感竟因诗。
不往过应少,悲来下独迟。
顾惭非谢客,灵贶杳难追。
【注释】
谢:指谢灵运。
梦后何人见,孤亭似旧时:梦中醒来,不知有谁在,只有一座孤零零的亭子还和从前一样。
褰开诚得地:打开门,就找到了地方。
冥感竟因诗:我的心情被诗所感动,竟然因此产生了这样的联想。
不往过应少,悲来下独迟:我不再去那里,悲伤之情就会更加强烈;而悲伤之人到来,则时间会更长些。
顾惭非谢客,灵贶杳难追:我羞愧地认为自己不是谢灵运那样的人,他的灵魂降临到这灵鹫山,是那样的神秘,而我无法追及。
【赏析】
《梦谢亭》:此为作者于灵鹫寺中所作。谢灵运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名士,他游历山水,吟咏风月,留下许多传颂千古的佳句,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等。作者借写梦谢亭,抒发自己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之情,表达了自己对谢灵运的景仰之情。
一、二句写梦境中的所见所感。“梦后何人见”,梦醒后不知道还有没有人看到那孤亭依旧;“孤亭似旧时”,但见那座孤亭,却似乎和以前一样,没有改变。“梦后何人见”一句,既写出了梦境的虚幻缥缈,也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
三、四句写梦醒后的所思所感。作者推开窗子,发现一切都很符合自己的心意,心中顿时豁然明朗;“冥感竟因诗”,诗人的心情被诗所感动,竟然因此产生了这样的联想。“冥感”一词出自《庄子•大宗师》中“冥冥之中,独见晓焉”。在这里指的是诗人在梦中所见到的一切事物都与诗歌相呼应,从而产生深深的感触。
五、六句写诗人对于未来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活动。“不往过应少”,诗人不想再去那孤亭那里,因为那里的悲伤已经够多了;“悲来下独迟”,“悲来”指的是悲伤的情绪来临之后,时间会变得更长些。
七、八句写诗人对于自己身份的反思。诗人觉得自己和谢灵运相比,差得很多:“顾惭非谢客”,觉得自己不能和谢灵运相提并论;“灵贶杳难追”,谢灵运的灵魂降临在这座灵鹫山上如此神秘,而自己则无法追寻他的足迹。
这首诗以梦起笔,用梦境来映衬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描绘梦境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于未来情感体验的心理活动,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之情以及对谢灵运的景仰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很有韵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