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临绝岸,猿鸟识幽蹊。
花落曾谁到,诗成独未题。
潮痕经雨在,石笋与杉齐。
谢守便登陟,秋来屐齿低。

注释:

河亭:河上的亭子。亭:供人们休憩和娱乐的建筑物。

孤亭临绝岸,猿鸟识幽蹊。

孤亭:一座独自屹立的小山包。临绝岸:靠近岸边。猿鸟:动物名,指猿猴和各种鸟类。猿鸟识幽蹊:猿、鸟都知道小山路。

花落曾谁到,诗成独未题。

花落:花朵凋谢落下。谁到:是谁到过这里。诗成:诗歌写成了。未题:还没有题上名字。

潮痕经雨在,石笋与杉齐。

潮痕:潮水留下的痕迹。经雨:经过雨水。杉齐:杉木并列。

谢守便登陟,秋来屐齿低。

谢守:谢灵运(380~433)字季重,河南阳武人,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山水诗人。登陟:登上高处。秋来屐齿低:秋天时,木屐的齿印变低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全诗以“孤亭”为描写对象,通过描绘其周围景物,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

首联“孤亭临绝岸,猿鸟识幽蹊”。诗人站在河边的一座小山上,眺望着远方的风景。这座小山虽然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但却有着一种别样的魅力。而那周围的猿猴和鸟儿们,却能够敏锐地感知到这个幽深的小径,它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穿梭,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两句诗描绘了孤亭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喜爱之情。

颔联“花落曾谁到,诗成独未题”。诗人感叹曾经有多少诗人来到这里欣赏过这里的美景,但他们的足迹却早已被时间冲刷得荡然无存。而如今,自己的这首诗却还没有来得及题上名字,这不禁让诗人感到有些失落和遗憾。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诗人的怀念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目前情景的感慨。

颈联“潮痕经雨在,石笋与杉齐”。诗人继续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观,发现那些经过雨水洗礼后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这些痕迹包括石笋和杉木等植物的痕迹,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景物的赞赏之情。

尾联“谢守便登陟,秋来屐齿低”。最后一句中出现了一个历史人物——谢灵运(谢朓)。他是一位著名的山水诗人,曾经来到这座小山并登上山顶。而当秋风来临的时候,木屐的齿印会因为落叶的增多而显得越来越低。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回忆之情,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同时,这两句诗也呼应了诗题中的“秋”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时的心境和感受。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亭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感受,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些微妙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