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同泛处,远色望中明。
静见沙痕露,微思月魄生。
周回馀雪在,浩渺暮云平。
戏鸟随兰棹,空波荡石鲸。
劫灰难问理,岛树偶知名。
自省曾追赏,无如此日情。
诗句解释及赏析
第一部分:“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
- 释义:参加省级考试的日子,与友人一同在昆明池泛舟。
第二部分:
“故人同泛处,远色望中明”
注释:老朋友一起荡舟的地方,远方的景色在视线中清晰可见。
赏析:这里描绘的是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诗人与朋友在昆明池畔泛舟,四周美景尽收眼底,显得格外清新脱俗。通过“远色望中明”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心旷神怡的感受。
“静见沙痕露,微思月魄生”
注释:静静地看到水中的沙粒和露水痕迹,仿佛月魄(即月亮)也在其中浮现。
赏析:这一联进一步描绘了泛舟时的宁静景象和作者的思绪。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细腻的感受力。
“周回馀雪在,浩渺暮云平”
注释:周围环绕着残留的雪花,远处的天空云层低垂,仿佛与水面平行。
赏析:此联描绘了一个冬日黄昏的景色,雪花和云朵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增强了诗中的意境深度。
“戏鸟随兰棹,空波荡石鲸”
注释:戏水的鸟儿随着兰花桨的节奏舞动,水面上的波纹轻轻摇晃着巨石。
赏析: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动态场景,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通过鸟儿和波纹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第三部分:
“劫灰难问理,岛树偶知名”
注释:难以探寻世间的真理,岛屿上的树木偶尔能见到。
赏析:这里的“劫灰”可能指代世事变迁或人生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理解。同时,“岛树偶知名”则暗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自省曾追赏,无如此日情”
注释:自我反思过去曾经追求过的美好时光,但没有比现在更让人感到高兴的了。
赏析:这是全诗的总结性句子,诗人回顾了自己的过去,表达了对过去的反思和现在的满足。同时,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心境,强调了现在的幸福与满足,展现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珍视与感激。
这首诗以昆明池泛舟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在的满足,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