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斋尝独处,讵肯厌秋声。
翠筱寒愈静,孤花晚更明。
每因逢石坐,多见抱书行。
入夜听疏杵,遥知耿此情。
【解析】
此诗首联写自己深居幽斋,厌听秋天的声音。颔联写秋声愈静,孤花更明。颈联写自己因逢石坐而多见抱书行走。尾联写入夜听疏木的舂杵之声,知道诗人耿介不移的情怀。“翠筱”句中,诗人以翠筱喻人,暗寓高洁之情;“孤花”句中,诗人以孤花喻己,暗寓坚贞之情。全诗语言平淡朴实、清新自然,意境清幽宁静。
(一)
①独:独自。②讵肯:岂肯。③厌:厌恶。
译文:独自住进幽深的斋室,哪肯厌烦秋天的声音呢?
赏析:开头两句写诗人独居幽斋,对秋天声音的厌恶,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二)
“翠篠寒愈静”,是说在寂静的夜晚,听到竹林中的蟋蟀声,感觉更加寂静。这一句写出了环境之静美。“孤花晚更深”,是说在孤独的花影下,看到花朵到傍晚时分才开放,感到更加孤独。这一句写出了时间之静美。
赏析:此二句写景,突出了环境的静谧美好,为后文抒情做了铺垫。
(三)
“每因逢石坐”,是说每当坐在石头上时,便觉得更加孤独。“抱书行”,是说抱着书籍行走,表示出作者在寂寞中读书的勤奋。这两句写出了人物的孤寂和苦闷,也表现出了作者勤学好读的精神。
赏析:此二句写人,突出了人物的孤寂和苦闷,为后文抒情做了铺垫。
四)
“入夜听疏杵”,是说入夜后听到稀疏的杵声,知道诗人耿介不移的情怀。“遥知耿此情”,是说远远地能知道诗人耿介不移的情怀,表明诗人的情怀远大。
赏析: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情怀,突出了诗人的情怀远大,为后文抒情做了铺垫。
【答案】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里独坐幽斋,对周围环境的感受。
首联“深斋尝独处,讵肯厌秋声”,是说独自住进幽深的斋室,哪肯厌烦秋天的声音呢!诗人独居幽斋,对秋天声音的厌恶,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颔联“翠筱寒愈静,孤花晚更明”,是说在寂静的夜晚,听到竹林中的蟋蟀声,感觉更加寂静。这一句写出了环境之静美。“孤花晚更深”,是说在孤独的花影下,看到花朵到傍晚时分才开放,感到更加孤独。这一句写出了时间之静美。
颈联“每因逢石坐,多见抱书行”,是说每当坐在石头上时,便觉得更加孤独。“抱书行”,是说抱着书籍行走,表示出作者在寂寞中读书的勤奋。这一联写出了人物的孤寂和苦闷。
尾联“入夜听疏杵,遥知耿此情”,是说入夜后听到稀疏的杵声,知道诗人耿介不移的情怀。“遥知耿此情”,是说远远地能知道诗人耿介不移的情怀,表明诗人的情怀远大。
赏析:此诗首句写自己独居幽斋,不厌秋声;次句写秋声愈静,孤花更明;第三、四句写因逢石坐,多见抱书行;末两句写入夜听疏杵,遥知耿此情。全诗语言平淡朴实、清新自然,意境清幽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