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高高画角雄,五更初发寒城中。寒城北临大河水,淇门贼烽隔岸是。
长风送过黎阳川,我军气雄贼心死。羁人此夜寐不成,万里边情枕上生。
乍似陇头戍,寒泉幽咽流不住。又如巴江头,啼猿带雨断续愁。
忽忆嫖姚北征伐,空山宿兵寒对月。一声老将起,三奏行人发。
冀马为之嘶,朔云为之结。二十年来天下兵,到处不曾无此声。
洛阳陌,长安路。角声朝朝兼暮暮,平居闻之尚难度。
何况天山征戍儿,云中下营雪里吹。

注释:

  1. 寒城晚角:在寒冷的夜晚,远处高台上传来的角声(号角)。
  2. 高台高高画角雄,五更初发寒城中。寒城北临大河水,淇门贼烽隔岸是。
  3. 长风送过黎阳川,我军气雄贼心死。羁人此夜寐不成,万里边情枕上生。
  4. 乍似陇头戍,寒泉幽咽流不住。又如巴江头,啼猿带雨断续愁。
  5. 忽忆嫖姚北征伐,空山宿兵寒对月。一声老将起,三奏行人发。
  6. 冀马为之嘶,朔云为之结。二十年来天下兵,到处不曾无此声。
  7. 洛阳陌,长安路。角声朝朝兼暮暮,平居闻之尚难度。
  8. 何况天山征戍儿,云中下营雪里吹。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战争场景的诗。通过描绘角声、战马、士兵等元素,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
    首联“寒城晚角”,直接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以画角声的雄浑、嘹亮,写出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五更初发寒城中”则写出了战斗开始的时间和地点,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战场的情况。
    颔联“寒城北临大河水,淇门贼烽隔岸是。”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诗人通过描绘大河的宽广、淇门的险峻,以及贼军的烽火隔着岸燃烧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
    颈联“长风送过黎阳川,我军气雄贼心死。”则通过描绘长风和我军的气势,以及敌方士兵的恐惧心理,进一步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双方力量的悬殊。
    尾联“羁人此夜寐不成,万里边情枕上生。”则通过描绘自己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出对战争的无奈和悲哀。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场景和人物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