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花飘朔雪,灏气满南宫。
迢遰层城掩,徘徊午夜中。
金闺通籍恨,银烛直庐空。
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
《和窦吏部雪中寓直》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诗。此诗写于天宝十三载(754),时作者正在长安,因得罪权贵,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瑞花飘朔雪,灏气满南宫。
注释:瑞花指的是梅花,飘指梅花随风飘落;朔雪指的是北方的雪花,灏气满是指天空中的云气充满了整个南宫。这里的“南宫”可能是指皇宫或者皇帝所在的宫殿。迢遰层城掩,徘徊午夜中。
注释:迢遰形容远处的景象或事物,层城可能是指高大的城墙,徘徊在这里意味着在深夜里徘徊不定。金闺通籍恨,银烛直庐空。
注释:金闺指皇宫内的房间,通籍恨可能是指因为触犯了权贵而感到遗憾;银烛直庐空可能是指夜深人静时,只有孤零零的灯光照亮自己的住所。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
注释:乌台客可能是指因政治原因被贬谪的人,家山忆桂丛可能是指在家乡思念着桂花树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天的景色和作者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不满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联描绘了冬日里飘零的雪花和弥漫在空中的云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压抑的氛围。颔联通过“遥”和“迟”两个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深夜中徘徊不定的心情。颈联则通过“金闺”和“银烛”两个意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尾联则通过“家山忆桂丛”,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又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