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颜红烛忽惊春,微步凌波暗拂尘。
自是当歌敛眉黛,不因惆怅为行人。

【注释】

彭州萧使君:指唐代诗人杜甫。彭州,今四川彭县。萧使君,是唐代名士萧颖士的号,他曾任过彭州的太守。夜宴见送:晚上的宴会,并送行。玉颜红烛忽惊春:美女的容颜像燃烧着的朱红色的蜡烛一样,突然使春天也感到吃惊。微步凌波暗拂尘:轻轻的步履踏在水上仿佛掀起了水波,轻轻地拂动了衣襟。自是当歌敛眉黛:既然应当唱歌,就应该收起眉头,不要皱眉。不因惆怅为行人:不会因为自己的愁闷而妨碍行人。

【赏析】

《赠卫八处士》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所作。诗中以酒会为题,描绘了一幅热烈欢快的场面。

首句“玉颜红烛忽惊春”,写宴会上美女如花,美艳动人。“玉颜”形容女子容貌美丽;“红烛”点明时间是在夜晚;“忽惊春”是说这美女的美貌,使人们惊喜得好像春天来临。接着用“微步凌波暗拂尘”,描写女子轻盈的步态。“微步”是轻缓的步履;“凌波”是踩在水上,好像走在浮冰上一样;“暗拂尘”是说女子走路时衣袖飘拂,好像是在轻轻地撩动着尘土。这几句,通过视觉和触觉描写,把女子的美貌、动作、神态都生动地勾画了出来。

后两句写女子唱歌时的情景。“自是当歌敛眉黛”,意思是说既然应当歌唱起来,就应收起皱眉的眉毛,不要再愁苦烦扰了。“自是”就是“既然”。“当歌”即唱歌的意思;“敛眉黛”,收起皱起的蛾眉。“不因惆怅为行人”是说不要因为自己愁闷而妨碍行人上路。“不”是否定词,“因”是介词,“为”助动词。“行人”是指来参加宴会的人。

整首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对一个女子的形象刻画得十分传神生动,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欢乐难再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