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黄阁守,兹地赋长沙。
少壮称时杰,功名惜岁华。
岩廊初建刹,宾从亟鸣笳。
玉帐空严道,甘棠见野花。
碑残犹堕泪,城古自归鸦。
籍籍清风在,怀人谅不遐。

【题解】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严光(字子陵),东汉初年著名隐士,少时为富家子弟,好读书,不拘礼法,后隐居于浙江桐庐的富春山中。汉光武帝即位后,召他出来做官。因不肯出仕而辞归富春山,后来在王莽末年,又弃官隐居,直到建武四年被请出山,封为谏议大夫,不久又被免职。这首五律就是追述他的生平和当时对他的评价。诗前四句是追述严光的一生,后四句是抒发对严光的怀念之情。

【注释】

⑴光福寺:在浙江桐庐西南。严光曾隐居于此。

⑵寺即严黄门所置:指光福寺是由严光所建立的。黄门:汉官名,掌皇帝诏令的发布。

⑶自给事中京兆、少尹出守:指严光从给事中、京兆、少尹三官任上出外做官。这三官都是汉代官职,京兆是今陕西西安市一带地方;给事中是皇帝的秘书官;少尹是掌管郡县政教事务的长官。

⑷性乐山水:指他喜欢山水风光,乐于山林隐居生活。

⑸故老云:当地的老人说。

⑹每旬数至:每月都来几次。每旬:十天为一旬,旬指一个月中的时间单位。

⑺传闻黄阁守:传说他是当了黄门侍郎的宰相。据《汉书·循吏传》记载,严光曾为豫章太守。

⑻兹地赋长沙:这地方有贤才治理。长沙:这里指严光曾经担任过的豫章太守治所在豫章郡。

⑼后分阃:后来被任命为地方长官,主管军事。分阃:主管一方军政大事的官员。

⑽传闻黄阁守:相传他是担任过黄门侍郎的宰相。

⑾空严道:已离开朝廷去做地方长官。严道:指严光曾经担任过的地方长官。

⑿甘棠见野花:指他离开朝廷到地方上任时,百姓们送他的颂扬之词。甘棠:《诗经·大雅·卷阿》中有“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句,后以甘棠比喻美政,也指贤人。

⒀碑残犹堕泪:指后人立石刻碑纪念他的事。

⒁籍籍清风在:形容当地风气正派。籍籍:形容风气纯正。

⒂怀人谅不遐:怀念的人不会远去。谅:谅必。遐:远。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五律。严光,字子陵,原籍会稽余姚,东汉初年著名隐士。早年好学,不拘礼法。汉光武帝刘秀起兵反抗王莽,严光投靠光武,任为太中大夫。光武帝多次征召,他皆不就,于是隐居于富春山中。汉明帝时,严光又出仕为谏议大夫,但仅一年就被免职。以后他又隐居起来,直到汉章帝时才又出任为谏议大夫。这时,严光已经七十多岁了。严光为人清高,不慕富贵,他常乘着一条小船,从富阳渡江到桐庐山中隐居。严光虽居山林,却很关心国事,经常向朝廷上书陈说得失,批评朝政。后来,严光终于因病去世。严光一生,虽未做高官,但他的品德高尚,志向远大,为后世所景仰。这首诗就是描写严光一生的主要事迹和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全诗共八句四十个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严光出仕前后的情况;第二部分着重写严光的隐逸生活;第三部分写后人对他的怀念之情。首联交代了严光出仕和退隐的原因和过程。颔联点明严光出仕后仍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颈联写严光退隐后仍关心国家大事。尾联写后人对严光的怀念之情。全诗用典不多,但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清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