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秋为别已终秋,咫尺娄江路阻修。
心上惟君知委曲,眼前独我逐漂流。
从来姑息难为好,到底依栖总是诹。
西望家山成浩叹,临风搔首不胜愁。
【注释】
未:没有。终秋:过了秋天。娄江:《新唐书·地理志》载,苏州有娄门,在城西南隅。范使君:范蠡,字少伯,春秋末年楚国人,曾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国。后隐居于浙江若耶溪(今绍兴市),后人称为“三闾大夫”。此处指代范蠡。
修:同“胥”,桥名。
委曲:曲折、迂回。这里指心事。
独我逐漂流:独自随波逐流。
姑息:姑息养奸。指对坏人的宽容、迁就,使其得逞。难为好:难以长久相处。
依栖:寄居。诹(zōu):占卜,占问。
浩叹:深长的叹息。
搔首:搔首弄姿,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范蠡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又助越王勾践雪耻复国,功业赫赫,名垂青史。诗人因范蠡之才而与之交往,并写这首诗以表达自己的感情。
开头两句:“未秋为别已终秋,咫尺娄江路阻修。”意思是说,还没有到秋天就告别了,到了秋天已经过了。虽然彼此相隔不远(娄江近在咫尺)但道路险阻,不能畅行。这两句既交代了与范蠡相别的缘由,也表明了送行时的心情。“终秋”二字,不仅说明时间之短,而且暗示二人相聚的时光不多。“咫尺”二字,写出距离之近,但“路阻修”三个字却道出了离别的原因。这两句话,一方面表现出送别的迫切心情;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对友人前途顺利的祝愿。
中间四句:“心上惟君知委曲,眼前独我逐漂流。从来姑息难为好,到底依栖总是诹。”诗人在抒发自己思念之情的同时,还不忘规劝朋友。“心上惟君知委曲”,是说他心中只有范蠡能够理解他的苦衷,只有范蠡才能知道他的心事。“眼前独我逐漂流”,意思是说自己眼下只能随水漂泊,不能不感慨万千。“从来姑息难为好,到底依栖总是诹”,诗人认为,自古以来,对敌人的宽容、迁就,往往不利于团结,而团结才是国家生存的根本。“姑息”二字,既是诗人对范蠡的规劝,又是对历史的总结。
最后两句:“西望家山成浩叹,临风搔首不胜愁。”意思是说,我西望家乡,不禁感叹不已,面对西风吹动的柳枝,忍不住搔首思虑重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前途的忧虑。“西望家山成浩叹”,西望家乡,是诗人思念家乡的表现,也是诗人对范蠡的深情的寄托。“临风搔首不胜愁”,是诗人面对西风吹动的柳枝,不禁想起家乡的种种景致,更增加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范蠡的深深怀念及对其前程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