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何处人,携手俱灭迹。
深入不动境,乃知真圆寂。
有时归罗浮,白日见飞锡。
【注释】
烂柯山: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境内。相传晋人王质伐木至山中,观棋而忘了时间,直到局终方知已经过了17年,这时他的斧柄已经朽烂了。后人遂以“烂柯”比喻世事变幻。
沙门:佛教徒的自称。
灭迹:消失踪迹。
真圆寂:指达到佛家所说的彻底死亡。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增城。传说晋代葛洪曾炼丹于此山。白日归罗浮:形容从遥远的山中返回来,犹言“白日出山”。飞锡;佛教语,指和尚坐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烂柯山时所赋。烂柯山是晋代有名的胜地,山上有一座古庙,相传晋时王质在此下围棋,因忘其下棋,不知不觉竟过了一百七十年才醒来,见自己手中的斧柄已朽烂如泥。此诗用典,借王质之“烂柯”寓言人生,表达作者对人生短促和名利虚幻的感慨。全诗意境清新,语言明快,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