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家亦有芳春兴,自是禅心无滞境。
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通过描述灵澈上人对花的喜爱和欣赏,表达了他对禅理的理解和感悟。
诗的开头两句“僧家亦有芳春兴,自是禅心无滞境。”意思是说,即使是僧人也有春天的喜好,这是因为他的禅心没有被尘世的杂念所困扰。这里的“芳春”指的是春天,而“兴”则是指兴趣、喜好。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禅宗的领悟和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则是在描述灵澈上人对于花的喜爱。他认为,即使是清澈见底的池塘,也无法避免受到花枝的影子。这里的“湛然”是形容水的清澈,而“花枝影”则是比喻花的影子。这两句表达了灵澈上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领悟,也体现了他对禅宗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这首诗通过对灵澈上人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禅宗的理解和追求,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欣赏。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