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最高处,旷望极秋空。
君山喷清源,脉散秦川中。
荷锸自成雨,由来非鬼工。
如何盛明代,委弃伤豳风。
泾灞徒络绎,漆沮虚会同。
东流滔滔去,沃野飞秋蓬。
大禹平水土,吾人得其宗。
发机回地势,运思与天通。
早欲献奇策,丰财叙西戎。
岂知年三十,未识大明宫。
卷尔出岫云,追吾入冥鸿。
无为学惊俗,狂醉哭途穷。

登少陵原望秦中诸川太原王至德妙用少陵,指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故居——少陵。原,原野。

译文:站在少陵原的最高处,极目远眺,只见辽阔的天空。

注释:少陵原,即少陵,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墓地所在地。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他的诗作以深沉厚重的风格和沉郁顿挫的艺术魅力而著称于世,被后人称为“诗史”,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站在少陵原上俯瞰大地,感叹宇宙之广阔无垠。

君山喷清源,脉散秦川中。
译文:君山上的水从泉眼涌出,如同清源般流淌,滋润着秦川的土地。
注释:君山,指位于洞庭湖南面、湘水北岸的一个岛屿,又名洞庭山、洞庭君山。传说帝舜二妃娥皇、女英溺死,魂魄化作湘水之神,驾著青牛车,驾着二龙,游于洞庭山之上,后因名君山。
译文:用铁锹挖开泥土,就能得到雨水滋养的庄稼,这并非鬼神之功。
注释:锸,一种农具,形似犁头,用于翻土。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力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如何盛明代,委弃伤豳风。
译文:为什么在明朝时期,我们却抛弃了传统的农耕文化,导致民生凋敝?
注释:豳,古代地名,今陕西省旬邑县一带。豳风,指豳地之风,即豳地的风俗民情、文化传统。
译文:泾河、灞水等河流徒然地流过,漆水、沮水等河流也显得空虚而无意义。
注释:泾河、灞水、漆水、沮水等,都是古代著名的河流。它们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传承的思考,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

泾灞徒络绎,漆沮虚会同。
译文:泾河和灞河都徒然地流过,漆水和沮水也都显得空虚而无意义。
译文:黄河向东奔腾而去,沃野上的庄稼被秋风吹走飘落一地。
注释: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著名河流之一。它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两省,最后流入渤海。黄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译文:大禹治理水患,我们才得以安居乐业。
译文:我打算发动战争,为西戎带来丰厚的财富。
译文:哪里知道我已经三十岁了,还没有见到大明宫呢!
译文:卷曲的云雾飘荡在空中,追随着我的思绪飞翔;而我则像一只大雁一样,飞向遥远的天际。
译文:不要学习那些惊世骇俗之人的行为,也不要狂饮醉酒而陷入困境。
赏析:此篇通过描绘少陵原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通过对古代文化传承的思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