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忝乡书荐,长安未得回。
年光逐渭水,春色上秦台。
燕掠平芜去,人冲细雨来。
东风生故里,又过几花开。
《春原早望》是唐代诗人章孝标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一忝乡书荐,长安未得回。
年光逐渭水,春色上秦台。
燕掠平芜去,人冲细雨来。
东风生故里,又过几花开。
接下来将详细解读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
- 诗意解析:
- 首句“一忝乡书荐,长安未得回”表达了诗人因某种原因未能回到故乡,而只能寄希望于书信中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留恋。
- “年光逐渭水,春色上秦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渭水之畔,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无限向往。
- “燕掠平芜去,人冲细雨来”则通过燕子飞过的平野和细雨中的行人,进一步展现了春季的景色和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气息。
- “东风生故里,又过几花开”则是对家乡的深情呼唤,东风带来了温暖的气息,同时也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春天再次来临,意味着新的生活和希望。
- 关键词释义:
- “乡书”“长安”“渭水”“春色”等词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蕴含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 “燕掠”和“人冲”形象地描绘了春季的动态景象,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它不仅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更让人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温暖和力量。
- 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春日的田野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春原早望》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唐诗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