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门看少室,倚杖复披衣。
每日醒还醉,无人是与非。
架书抽读乱,庭果摘尝稀。
独有江南客,思家未得归。

过嵩阴隐者

当门看少室,倚杖复披衣。

每日醒还醉,无人是与非。

架书抽读乱,庭果摘尝稀。

独有江南客,思家未得归。

注释:

  1. 嵩阴: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
  2. 少室: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县北。
  3. 倚杖:靠着拐杖。
  4. 醒(xǐng):睡醒。
  5. 是:指示代词,这。
  6. 架:书架。
  7. 抽:指抽出、抽出书来。
  8. 庭果:庭院里的果树,如樱桃、枣等。
  9. 尝:品尝。
  10. 江南客: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过嵩阴隐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隐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隐者的羡慕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当门看少室,倚杖复披衣”,描绘了隐者站在门前,看着少室山的情景。这句诗通过描绘隐者的动作,展现了其内心的孤独和寂静。
    第二句“每日醒还醉,无人是与非”,进一步描绘了隐者的生活状态。他每天醒来后,又像喝醉一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对于世间的是非曲直似乎已经漠不关心,只是静静地享受着生活。
    第三句“架书抽读乱,庭果摘尝稀”,描绘了隐者的生活细节。他常常抽出书籍阅读,而庭院中的果树却因为果实稀少而难以采摘。这些细节描绘出了隐者生活中的单调和乏味。
    最后两句“独有江南客,思家未得归”,揭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他虽然身在隐者之地,但内心依然怀念着家乡和家人。这种思念之情,让诗人深感无奈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孤独和寂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