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山阁晚,杳杳隙尘秋。
偶上多时立,翻成尽日愁。
草平连邑动,河满逐江流。
下视穷边路,行人在陇头。
【释义与赏析】
《秋日登山阁》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这是一首写登楼望远的诗。全诗四句,前两句为第一层,后两句为第二层。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诗中“草平”、“河满”等词语都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首联“苍苍山阁晚,杳杳隙尘秋”,描绘了一幅秋天山阁的画面:夕阳西下,山色苍茫,阁上云雾缭绕。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山阁的轮廓和氛围,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
颔联“偶上多时立,翻成尽日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阁上的所见所感。诗人登上山阁,久久站立,却反而感到无尽的忧愁。这里的“偶上”指的是偶然登上山阁,而“多时立”则表示站了很久。“翻成尽日愁”则是指这种忧愁已经持续了整个白天。诗人用“翻成”一词来形容这种由外在因素引起的情绪变化,显得颇为贴切。
颈联“草平连邑动,河满逐江流”,继续描绘了山阁周边的自然景观和水流动态。诗人的视线从山阁延伸至远处,看到了一片连片的草地和流淌着的江河。这些景物在秋风中摇曳生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诗人的注意力却被眼前的河流所吸引,他看到河水涨满了,顺着地势流向下游。这里的“河满”不仅指河流水位上涨,还有“顺理成章”的意思,暗示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下视穷边路,行人在陇头”,则是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回望。他站在高高的山巅向下望去,看到了远方蜿蜒的道路延伸到尽头。这里,“下视穷边路”既描绘了山路的遥远,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而在山脚下,有一行行行走的人马,他们正是那些远离家乡、在外奔波的人们。诗人通过这个细节,巧妙地将自己的生活状态与这些人进行了对比,从而更加凸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山阁”、“草平”、“河满”等词语都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己的生活状态与外行人马进行了对比,从而更加凸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