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选地任贤明,从此观风辍尹京。
日月天中辞洛邑,云山江上领宣城。
万家闾井俱安寝,千里农桑竟起耕。
闻说圣朝同汉代,已愁徵入拜公卿。
【注释】
宣州:今安徽宣城,古称宣城郡。从叔大夫:指张九龄的从父兄弟张柬之。
清时:清明的时代,指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
选地任贤明:选择人才,任用贤能之人治理地方。
尹京:指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辞洛邑:告别洛阳。洛邑是西周至东汉时期洛阳的别名。
云山江上领宣城:在长江中游的云梦泽、洞庭湖一带担任宣州刺史。
闾井:里巷门第,泛指百姓。寝:安息。
农桑竟起耕:农民纷纷下田耕种,恢复生产。
圣朝同汉代:唐代与汉朝一样,都是盛世。
已愁征入拜公卿:已经担心自己会被征召入朝担任高官。
【赏析】
这是一首献诗,献给唐玄宗的宠臣张柬之的。张柬之,字处士,河内人,武则天时曾受封为“崇国公”,因反对武氏篡权而遭杀身之祸。张九龄为相时,他得以平反昭雪。此诗就是张九龄在张柬之平反后所作。
首联:“清时选地任贤明,从此观风辍尹京。”
清时:清明的政治环境或时代;这里是指开元天宝年间。清时即清明之时。
选地任贤明:选择贤能的人来治理地方,让贤能的人来担任要职。选地,选择地方,任命官员;任贤,让贤能的人出来做官。明,明白,清楚的意思。
从此观风辍尹京:从此以后观察当地风俗民情,不再去朝廷任职了。观风,观察当地的风俗;辍,停止,休止;尹,官名,指太守。
“观风”句意为,自从朝廷选拔了贤明的人来治理地方以来,我就不再去朝廷做官了。
中间两联:
日月天中辞洛邑,云山江上领宣城。
万家闾井俱安寝,千里农桑竟起耕。
日月天中辞洛邑:指辞去了洛阳的官职。日月,指太阳和月亮;天中,这里指中天,即天上;辞,离开,辞去;洛邑,指东都洛阳。
云山江上领宣城:在云梦泽和洞庭湖一带担任宣州刺史。云山,指洞庭湖一带的高山;江上,指长江中游一带。领宣城,意思是管理宣州的政务。
万家阊井俱安寝:指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安稳的生活。闾井,泛指百姓;安寝,过夜的意思。
千里农桑竟起耕:千里江山上的农民纷纷开始耕作。竞起,争相而起,这里的意思是都起来了;农桑,泛指农业和手工业;竟起耕,都起来种庄稼了。
这两联的意思是:自从朝廷选拔了贤明的人来治理地方以来,我就不再去朝廷做官了。现在,我在云梦泽和洞庭湖一带担任宣州刺史。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千里江山上的农民都开始种庄稼了。
最后两联:
闻说圣朝同汉代,已愁徵入拜公卿。
闻说:听说。圣朝:皇帝的统治时期;汉代,西汉和东汉两个朝代。同汉代:就像汉王朝的统治一样,都是盛世。
已愁徵入拜公卿:我已经担心被召进朝廷担任高官了。徵,征召。拜公卿,担任高官。
【解析】
这首诗是张九龄写给好友张柬之的,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及对其政治前途的担忧之情。
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淡雅。前两联描写了张柬之被重新起用后,张九龄对他表示祝贺并表达对他的关心;第三联写张柬之到任之后百姓们生活安定,田野恢复了生机;第四联写张柬之担心自己会因为被重新启用而进入朝廷做官,成为朝廷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