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株松匝草亭,便成彭泽柳为名。
莲峰隐去难辞阙,浐水朝回与出城。
【注释】
奉和郑薰相公:指唐代诗人郑畋的诗。郑畋是唐僖宗时期的宰相,与白居易友善。
三四株松匝草亭,便成彭泽柳为名:环绕着几棵松树的草亭,就成了彭泽县有名的风景名胜。
莲峰隐去难辞阙,浐水朝回与出城:莲峰隐入云层,难以告别皇宫;从长安回到浐水边时,又回到了洛阳城外。
【赏析】
此诗应是郑畋在任宰相时,对友人白居易所作《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的奉和之作。
首联写景。“三四株松匝草亭”,写出了环境之美。“便成彭泽柳为名”点明题旨,即以松、柳之茂美来喻人之清高。
颔联写情。“莲峰隐去难辞阙”,写出了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浐水朝回与出城”,则道出了他的内心愿望,那就是早日脱离这个是非之地,回到自己的田园之中。
颈联写意。“莲峰隐去难辞阙,浐水朝回与出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官场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是“莲峰隐去难辞阙”,另一方面又“浐水朝回与出城”。这两句诗写得非常含蓄,表面上看似是在写景,实际上却暗含着他对朝廷官场的不满情绪。他心中的矛盾和苦闷,正是这种不满情绪的反映。
尾联写志。最后两句诗,则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他渴望远离是非之地,回到自己的田园之中,过上一种宁静祥和的生活。这种追求是美好的,也是值得肯定的,它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