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律仙郎贵,长驱下会稽。
鸣笳山月晓,摇旆野云低。
剪寇人皆贺,回军马自嘶。
地闲春草绿,城静夜乌啼。
破竹清闽岭,看花入剡溪。
元戎催献捷,莫道事攀跻。
诗句释义与赏析:
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县山水上太尉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和袁郎中一起经过剡县,途径美丽的山水前往太尉府的场景。”和袁郎中”表明了作者与袁郎中的合作关系或友好关系,而”破贼后”则指出了此次行动的目的——击败敌人。”经剡县山水上太尉”描绘了他们经过剡县,沿途欣赏山水之美,最终到达太尉府的景象。
受律仙郎贵,长驱下会稽。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袁郎中作为官员的尊敬。”受律仙郎”可能是指袁郎中因遵守法令而享有尊贵的地位。”长驱下会稽”形容袁郎中带领部队迅速而下,直达目的地。
鸣笳山月晓,摇旆野云低。
此句描绘了军队行进中的情景。”鸣笳”意味着军队中的号角声,”山月晓”指的是在早晨的月光照耀之下,山峦间传来号角声。”摇旆野云低”形象地描述了旌旗随风飘扬的景象,与低垂的云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壮观的画面。
剪寇人皆贺,回军马自嘶。
这两句表达了战争胜利后人民的欢庆之情。”剪寇人皆贺”意味着在消灭敌人之后,人民都来庆祝胜利的喜悦。”回军马自嘶”则描绘了军队凯旋时,战马因为胜利的兴奋而嘶鸣的景象。
地闲春草绿,城静夜乌啼。
这句诗描绘了和平时期乡村的宁静美景和夜晚城市的景象。”地闲春草绿”展示了春天里草地的生机勃勃。”城静夜乌啼”则描绘了夜晚时分寂静无声的城市景象,只有乌鸦在啼叫。
破竹清闽岭,看花入剡溪。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平定闽岭地区(位于福建)和剡溪地区的成功感到自豪。”破竹清闽岭”形容了军队在攻克闽岭地区时如同破竹之势,顺利而干净利落。”看花入剡溪”则暗示了此行不仅仅是军事行动的胜利,还有自然美景的观赏。
元戎催献捷,莫道事攀跻。
这句诗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元戎催献捷”表明了军事行动的成功已经完成,”莫道事攀跻”则表达了即使取得成就也不要过分炫耀,保持谦逊的态度。
译文:
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县山水上太尉
受律仙郎贵,长驱下会稽。
鸣笳山月晓,摇旆野云低。
剪寇人皆贺,回军马自嘶。
地闲春草绿,城静夜乌啼。
破竹清闽岭,看花入剡溪。
元戎催献捷,莫道事攀跻。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次军事胜利后的行程和感受。通过对山水、自然景观、人民反应以及战争与和平的对比,展现了一种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胜利的珍视。整首诗不仅记录了一个历史事件,更通过细腻的描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