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如。蛾眉暂一见,可直千金馀。
自从得向蓬莱里,出入金舆乘玉趾。梧桐树上春鸦鸣,晓伴君王犹未起。
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君看魏帝邺都里,惟有铜台漳水流。

《古兴》

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如。蛾眉暂一见,可直千金余。

自从得向蓬莱里,出入金舆乘玉趾。梧桐树上春鸦鸣,晓伴君王犹未起。

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君看魏帝邺都里,惟有铜台漳水流。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十五小家女:十五岁的少女,出自贫穷家庭。

  2. 双鬟人不如:形容女子的美貌,比任何打扮成双鬟的女子都要美丽。

  3. 蛾眉暂一见: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如同蛾眉般短暂而美丽。

  4. 可直千金余:价值极高,相当于千金的价值。

  5. 蓬莱里: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代宫廷或仙境。

  6. 出入金舆乘玉趾:形容地位高贵,可以自由出入于宫殿之中。

  7. 梧桐树上春鸦鸣:描写宫廷中的环境,以及早晨的情景。

  8. 晓伴君王犹未起:清晨时,君王还未起床,暗指君王的荒废政事。

  9. 婕妤团扇苦悲秋:用团扇的比喻表达了宫中女子的悲凉和无奈。

  10. 魏帝邺都里:指魏文帝曹丕在邺城的宫邸,象征着权贵与繁华。

  11. 惟有铜台漳水流:铜台和漳水分别象征了历史与自然,表达了历史的永恒和自然的变迁。

赏析:孟郊的《古兴》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宫廷女子的命运,通过对比玉石与小米的轻重,强调了粮食对于民众生活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唐尧和虞舜是中国古代的贤君,他们重视民众的粮食,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怀。诗的后半部分指出,无论何时何地,权力的更迭都无法改变这个基本事实——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这种深刻的思想,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意义,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具有启示作用。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到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真实面貌。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和社会的本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