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居窜炎壑,孤帆淼不系。
别家万里馀,流目三春际。
猿啼山馆晓,虹饮江皋霁。
湘岸竹泉幽,衡峰石囷闭。
岭嶂穷攀越,风涛极沿济。
吾师在韶阳,欣此得躬诣。
洗虑宾空寂,焚香结精誓。
愿以有漏躯,聿薰无生慧。
物用益冲旷,心源日闲细。
伊我获此途,游道回晚计。
宗师信舍法,摈落文史艺。
坐禅罗浮中,寻异穷海裔。
何辞御魑魅,自可乘炎疠。
回首望旧乡,云林浩亏蔽。
不作离别苦,归期多年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衡阳出发,经过韶州拜访能禅师的旅程。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实践,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首联“谪居窜炎壑,孤帆淼不系。”诗人自述贬官后的流离失所,孤舟漂泊无依。
颔联“别家万里馀,流目三春际。”诗人离别家乡已经很远,春天的景色也在眼前展开。
颈联“猿啼山馆晓,虹饮江皋霁。”诗人在山间小馆听到猿啼声,在江边看到彩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尾联“湘岸竹泉幽,衡峰石囷闭。”诗人看到了湘江边的竹林和泉水,以及衡山的石囷(一种古代建筑形式)。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的旅行经历和感受,展现了其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