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真人曾此居,焚香厓下诵灵书。
朝回时宴三山客,涧尽闲飞五色鱼。
天柱一峰凝碧玉,神灯千点散红蕖。
宝芝常在知谁得,好驾金蟾入太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驾所作的《题北平沼》。

首联“桐柏真人曾此居,焚香厓下诵灵书”,描述了桐柏真人曾经居住在此的北冥湖(今北京昌平区境内)畔,在崖下焚香诵读灵经。这里的“桐柏真人”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人物,也可能是指自然中的某种神秘力量或者象征性的存在。

颔联“朝回时宴三山客,涧尽闲飞五色鱼”,描绘了诗人清晨归来时,在三山(即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位于东海之中)之客中宴享的情景,以及溪流尽头五色鱼儿自由飞翔的画面。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颈联“天柱一峰凝碧玉,神灯千点散红蕖”,以天柱山(又称黄山)为比,形容天柱峰如碧玉一般矗立,而神灯则如同千点红莲绽放。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自然的美和神秘的力量融为一体,展现了诗歌中的壮丽景色。

尾联“宝芝常在知谁得,好驾金蟾入太虚”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此美丽的景色和神奇的景象是谁才能拥有的呢?诗人在这里通过询问,表达了自己对于未知和神秘的好奇和向往。同时,尾联也寓意着诗人渴望像驾驭金蟾一样,能够自由地穿梭于天地之间,体验无限的美妙。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北冥湖畔的自然景观和神仙般的生活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于未知和神秘的探索与想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