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随云水此山游,行尽层峰更上楼。
九月登临须有意,七年岐路亦堪愁。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暂熟炉香不须去,伫陪天仗入神州。
诗句释义:
- 曾随云水此山游,行尽层峰更上楼 - 此句表达了诗人曾经在福唐(今属中国浙江省)的观景中游览,走过了无数山峰,最终来到了一座高楼。
- 九月登临须有意,七年岐路亦堪愁 -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九月份登上山顶时的心情。他不仅对当前的旅行感到满意,而且对于长期的旅途也感到忧愁。
-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 这句诗描绘了秋季时分,树木的颜色和影子呈现出红色和绿色的变化,远处的烟雾和近处的秋天气息形成了对比。
- 暂熟炉香不须去,伫陪天仗入神州 - 最后两句表明诗人暂时不需要离开,因为他已经准备好了迎接天界的使者,即皇帝或神祗,进入这片土地。
译文:
我曾随云水在此山游玩,走尽层层山峰更上一层楼。
九月登顶必须有所期待,七年的旅程也足以令人感到忧愁。
红树绿树交错形成的影子,烟雾淡浓映照出远近不同的秋天。
暂时的炉香无需离去,我将陪伴天神的仪仗进入神州大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首句”曾随云水此山游,行尽层峰更上楼”展现了诗人与自然景观互动的经历,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随后的诗句”九月登临须有意,七年岐路亦堪愁”则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第二联”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通过具体的景象来表达季节变化带来的美感和情感体验。这里的“高低影”和“远近秋”不仅是视觉上的描写,还可能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末两句”暂熟炉香不须去,伫陪天仗入神州”表现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神圣时刻的期待和准备。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将有机会见证某种神圣或重要的时刻,或者他已准备好迎接来自天界的召唤。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旅程的态度,以及他对即将到来的事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