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开元末,连年绝尺书。
江山且相见,戎马未安居。
剑外官人冷,关中驿骑疏。
轻舟下吴会,主簿意何如。

【解析】

此诗首联“分手开元末,连年绝尺书”点明时事。开元末年,唐王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爆发。诗人与主簿离别之时,正是国家动乱的年代。颔联“江山且相见,戎马未安居”,写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当时,国家处于动乱之中,战火不断蔓延。诗人在此时还与主簿相聚,实属不易。颈联“剑外官人冷,关中驿骑疏”,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当时,诗人远赴蜀地,而主簿仍在长安,两地相距遥远,消息不通,所以诗人不禁感叹:“剑外官人冷”。尾联“轻舟下吴会,主簿意何如”,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诗人在吴地乘船而下,想到远方的故国长安,又不禁想起与主簿分别的情景,内心不免伤感。全诗语言平实自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友人的忧虑、思念之情,流露出诗人对乱世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答案】

①译文:我们分手的时候是在开元末年,连续多年没有书信往来。②释义:我们分手的时候是开元末年,连续多年没有书信往来。③赏析:本诗首联交代了送别和分手的时间地点,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颈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尾联则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友人的忧虑、思念之情,流露出诗人对乱世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译文:我送你到吴门江口,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释义:我送你到吴门江口,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赏析: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吴门江口目送友人启程去长安。诗一开头就提出一个疑问:“君行殊未已,何时发吾庐?”这一句既表明送别之意,又显示了对友人的关切。接着诗人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归休安石宅,莫话石城居。”意思是说,你既然要离开这儿回洛阳去,那就请你不要提起洛阳石崇的金谷园吧!最后两句是临别赠言:“愿言蹑高踪,且共济时艰。”意思是说,希望你能追随前贤的脚步,共同度过这个多难的时代。

译文:我在吴门江口目送你离去,你将何时返回洛阳?

释义:我在吴门江口目送你离去,你将何时返回洛阳?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咏怀诗。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对时局的关注。首句“君行殊未已”,即表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二、三句“何时发吾庐”,则是对友人归来时间的询问;四、五句“归休安石宅”,即表达对友人归洛阳后的祝愿;六句“莫话石城居”,则是希望友人不要再提及洛阳的事情,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议论;末两句“愿言蹑高踪,且共济时艰”,则是希望友人能追随前贤的脚步,共同为国家的安定出力。整首诗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感情。

译文:你将在何日回到长安?

释义:你将在何日回到长安?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地点,后两句则表达对友人的问候及对其平安的祝福。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深沉真挚。全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素的语言,却能充分表现送别的心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