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景孤村僻,行军数骑来。
交新徒有喜,礼厚愧无才。
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
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

徐九少尹见过

晚景孤村僻,行军数骑来。

交新徒有喜,礼厚愧无才。

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

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

译文:
傍晚的景色中,只有一座偏僻的村庄,突然来了几位骑马而来的客人。
虽然我们结识了他们,但内心却感到有些惭愧,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才能。
欣赏宁静时,我喜爱那云中的竹子和月光下的石台。
希望有一天能够见到美丽的鲜花和花朵,它们在阳光下闪耀,照亮了梅花。

赏析:
这首诗是徐九少尹在诗人遇到他时所作。从诗中可以看出,徐九少尹是一位有见识、有才华的人。他在与诗人的交流中,不仅看到了诗人的才华,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诗人在面对这种情感时,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惭愧,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深沉。

诗的第一句,“晚景孤村僻”,描写了诗人所在的环境和时间。晚景通常代表着安静和宁静,而孤村则给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诗人用“僻”来形容这个环境,暗示了这个地方的与众不同。

第二句,“行军数骑来”,则描绘了徐九少尹的到来方式——骑马而来。这种描述让人联想到古代军队行军时的情景,给人一种威武雄壮的感觉。同时,“数骑”也暗示了徐九少尹并不是一个孤单的人,而是有很多人陪伴在他身边。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结交这位朋友的喜悦之情。“交新徒有喜”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在结交这位朋友的过程中感到非常高兴,但同时也有一种无奈的感觉。因为诗人觉得自己没有才能,所以只能以喜悦的心情去结交这位朋友。

第三句,“礼厚愧无才”,则是诗人对自己感到惭愧的一种表达。这里的“礼厚”可以理解为徐九少尹对诗人的尊重和重视,而“无才”则意味着诗人觉得自己没有达到徐九少尹的期望。因此,诗人感到惭愧是因为自己觉得自己没有才能。

第四句,“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徐九少尹的交往情景。在安静的环境中,他们相互欣赏着云中的竹子和月光下的石台。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他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盛开的花蕾和花朵,这些花儿在阳光下闪耀,仿佛照亮了周围的梅花。这种期待和向往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