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烛成桥夜,回舟坐客时。
天高云去尽,江迥月来迟。
衰谢多扶病,招邀屡有期。
异方乘此兴,乐罢不无悲。
注释:
把烛做成桥,晚上就搭建好了;回船的时候,坐在船上的人也在欣赏美景。
天空高远云朵飘散,江水辽阔月亮升起得慢。
年老体弱经常生病,朋友频繁地邀请我。
不同的地方,趁着这次机会游玩,快乐过后不免有点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的《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二首其二》。此诗写于诗人在皂江上观赏李七司马用竹材建造的竹桥之后,为友人李公所题。
首联两句,描写了竹桥建成时的景象:当把烛火点燃,在江上搭起桥梁时,天已黑了。回舟时,坐在船上的人也在欣赏美景。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夜幕下江上竹桥建成的画面。
颔联两句,描绘了竹桥建成后的夜晚景象:天空高远,云朵飘飘洒洒,江水辽阔,月亮升起得很慢。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
颈联两句,描述了诗人因年龄增长而经常生病,朋友们多次邀请他去游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的感激之情。
尾联两句,描述了诗人在异乡乘兴出游,乐罢不无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竹桥建成、夜景和游历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比“把烛成桥夜”与“乐罢不无悲”,突出了诗人在异乡游历中的快乐和悲伤的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