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界荒山顶,蕃州积雪边。
筑城依白帝,转粟上青天。
蜀将分旗鼓,羌兵助井泉。
西戎背和好,杀气日相缠。
《西山三首》是唐朝诗人王建的作品,其中第二首最为著名。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西山三首:这是王建的一首组诗,共三首,每首都以“西山”为主题,表达了对西山景色和历史的回忆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 彝界荒山顶:彝族的边界在荒凉的山顶上,这里的“彝”指的是古代的一个民族,而“荒山顶”则描绘了一幅边疆的荒凉景象。
- 蕃州积雪边:吐蕃(即后来的吐蕃)的州界在积雪覆盖的边境线上,这里的“蕃州”指的是古时的一个政权,而“积雪边”则描绘了一幅边疆寒冷的景象。
- 筑城依白帝:在白帝城附近修筑城墙,这里的“白帝”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而“筑城依白帝”则描绘了一幅城池坚固、防御严密的景象。
- 转粟上青天:粮食被运到青天之上去,这里用“青天”比喻天空,表示粮食被运送到了极远的地方。
- 蜀将分旗鼓:蜀地的将领们分别携带着军旗和战鼓,这里的“蜀”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区,而“分旗鼓”则描绘了军队出征的场景。
- 羌兵助井泉:羌族的士兵帮助人们打水,这里的“羌兵”指的是羌族的士兵,而“井泉”则代表了水源和人民生活。
- 西戎背和好,杀气日相缠:西边的戎族背弃友好关系,战争的阴云越来越重,这里的“戎”指的是古代的一个族群,而“背和好”则意味着不再讲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展现了边疆的荒凉和国家的动荡。同时,通过对军事场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整体而言,诗歌语言朴实,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