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
百舌欲无语,繁花能几时。
谷虚云气薄,波乱日华迟。
战伐何由定,哀伤不在兹。

注释:

久嗟:长久地叹息。三峡: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客:旅居异乡的人。再:又一次。暮春:晚春时节。题:写诗。瀼西:在夔州瀼西(今重庆市北碚区西南)。新赁:新租的房屋。草屋:简陋的茅屋。五首:五首诗歌。

译文:

长久地叹息,我是三峡的旅人,又是一次到了晚春时分。百舌鸟欲言又止,繁华的花朵又能保持多久?山谷空旷天空中云气稀薄,波浪翻涌日华迟暮。战乱和讨伐,何时能定局?悲伤和哀愁,并不在于这些。赏析:

首联“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表达了作者对三峡之游的无限感慨和无奈。三峡,是长江上游的三大峡谷之一,位于重庆市至宜昌市之间。自古以来,三峡以其险峻著称,是诗人墨客常吟咏之地。在这里,作者感叹自己作为三峡之客,不得不一次次地在暮春时节来到这里,与自然美景相伴。

颔联“百舌欲无语,繁花能几时”,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却又短暂的春天画面。百舌鸟,即黄莺,是春天的代表之一,此时它们似乎也因季节的变迁而沉默不语。而繁花,则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它们虽然美丽,却无法抵挡时间的流逝。

颈联“谷虚云气薄,波乱日华迟”,进一步展现了春天景色的变幻莫测。山谷之中,原本应该空灵澄净的天空却被云气遮蔽,失去了往日的清明;波浪翻滚,日华(太阳的光芒)也因此变得缓慢迟暮。这两句既反映了春天天气的变化无常,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动荡不安。

尾联“战伐何由定,哀伤不在兹”,表达了作者对战争与和平的忧虑。在这里,作者用“战伐”指代政治斗争或军事冲突,而“哀伤”则涵盖了作者对于这一切的深深忧虑。他意识到,战争和纷争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安宁,相反只会加剧人们的悲哀与痛苦。因此,他呼吁人们应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以减轻人民的痛苦。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战争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时代的忧虑。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美景,同时又通过反思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境界。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