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野日疏芜,寒江动碧虚。
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
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
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

《秋野五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一首,写诗人在荒郊野地的所见所感。开头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和季节;中间四句描写了诗人的所见和所闻;末两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秋野日疏芜,寒江动碧虚。

秋天田野空旷无人,寒气弥漫江面如玉雕空。

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

停船泊岸边,选择在楚国村庄住下。

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

枣子成熟了人们采摘着吃,葵草长满了田地需要自己除草。

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

老翁用简单饭食度日,与溪鱼分享食物也足够了。

注释:

  1. 秋野:秋天的原野。疏芜:荒芜。
  2. 寒江:冷清的江水,这里泛指深秋之水。
  3. 碧虚:碧绿的天空。
  4. 蛮:古地名,此处泛指偏僻荒凉的地方。
  5. 楚村:楚国的村庄。
  6. 分减(jiǎn):分享。
    赏析:
    首联“秋野日疏芜,寒江动碧虚”,开篇就给读者描绘出一幅萧瑟苍凉的秋景图。“秋野”二字写出了时间的限定,即秋季的野外,而“日疏芜”则写出了野外的荒凉景象,一片萧条。而接下来的句子“寒江动碧虚”,又把视角转向了江水,以“寒江”来衬托“碧虚”,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寒意,更加凸显了秋日野外的凄凉氛围。同时,“动碧虚”这个动词的使用,又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起来,仿佛可以听到江水的流动声和远处山峦的回响。
    颔联“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则是进一步展开对野外景色的描绘。“蛮井络”一词,既点明了地理位置,又写出了此地的偏僻荒凉。而“卜宅楚村墟”则表明了诗人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这里的“楚村墟”,既是对地名的介绍,又是对乡村风貌的描绘,让人仿佛看到了那片宁静、古朴的乡村景色。同时,“卜宅楚村墟”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他希望在这偏远之地过上平静的生活。
    颈联“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则转入对农作物的描写。“枣熟”一词,既点明了时令,又写出了枣子成熟的丰收景象。而“葵荒”则写出了农田里葵草的生长情况,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欲自锄”则又让人感到一丝生机。这两句通过描绘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之情。
    尾联“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则是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描绘。“盘餐”一词既点明了食物的类型,又写出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然而,“分减及溪鱼”则又让人感到一丝惊喜。因为在这个偏远的乡村,竟然还能吃到美味的食物,而且还是与溪鱼共享,这无疑是一种难得的待遇。而“及溪鱼”这个动作,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秋日野外的景象,并通过对人物、事件、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