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北冯都使,高斋见一川。
子能渠细石,吾亦沼清泉。
枕带还相似,柴荆即有焉。
斫畬应费日,解缆不知年。

诗句: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

译文:

道北冯都使,高斋见一川。
子能渠细石,吾亦沼清泉。

注释: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反映了他在东屯和瀼西的田园生活。
  • “道北”指的是作者居住的地方北面,可能是一个山道或官道的北侧。
  • “冯都使”可能是指某个官职或者地方官吏,使得道路以北的环境显得更为宁静。
  • “高斋”指的是位于高处的书房或住所,视野开阔,能够看到整个山谷的景色。
  • “一川”指的是一条河流或山脉,这里形容其平缓而宽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唐肃宗至德年间的一段生活经历。诗中,“道北冯都使,高斋见一川。”表达了杜甫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欣赏。他居住在北方的道侧,可以俯瞰宽阔的河流,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这种环境让他更加珍惜宁静与和谐。

“子能渠细石,吾亦沼清泉。”通过比较自己的居所与自然的景观,杜甫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他希望自己如同细小的溪流中的石头一样坚韧不拔,同时也希望像池塘里的清泉一样纯净无瑕。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深邃思想和高尚情操。他不仅关注自然美,更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这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