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与清溪别,蒙将玉馔俱。
无才逐仙隐,不敢恨庖厨。
乱世轻全物,微声及祸枢。
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并结合诗句内容加以理解。
“麂”:指鹿,古人常将鹿比喻为仙者,这里指代隐士。“永与清溪别”,意在表明自己隐居山林,不愿与世俗之人交往。“蒙将玉馔俱”句意在表明自己虽居高位也不忘贫民百姓,愿意用美食招待他们。“无才逐仙隐”,“不敢恨庖厨”,两句是说自己虽有隐退之心,却仍留恋红尘俗世,无法割舍对名利的眷恋。“乱世轻全物,微声及祸枢”,意在表明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但仍然坚守道德原则,不肯随波逐流。“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意在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高位,但依然不能容忍小人横行霸道,对于小人的行为更是深恶痛绝。
【答案】
译文:
我永远地与清澈的溪水告别,把我那精美的食物都送给了你。
没有才能追逐仙人隐遁的踪迹,因此不敢怨恨厨房里的厨师。
在乱世中轻视保全物品的人,细微的声音能触及祸乱的机要。
穿着官服的贼寇,贪婪之徒,片刻之间就可以得逞。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与隐士的别离,颔联写诗人对隐士生活的理解,颈联写诗人对官场的看法,尾联写诗人对小人行径的厌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