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
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大剧乾。
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惟吾最爱清狂客,百遍向看意未阑。
【注释】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我为官的烦恼和郁闷时,常常拿诗歌来排遣忧愁。遣闷戏:即以诗来消遣烦闷。曹长:长官,此指诗人的朋友。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江边昨晚响起了雷声,春城的细雨微微打湿了衣服。江浦:长江边上。
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大剧乾:黄色的黄莺鸟和黑色的乌鸦坐在一起,都感到有些发愁;一群白色的鹭鸶在飞翔,显得有些疲倦。并坐交愁湿:并坐,即一起坐着。
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我的晚年渐入诗律的精妙之处,谁家的酒量最大。晚节:晚年的诗篇。细:精致、工巧。数去:数着酒杯的杯底纹饰。数:数点。
惟吾最爱清狂客,百遍向看意未阑:只有我最喜爱那些喜欢饮酒作诗的狂放之士,他们反复观赏我写的诗篇,但兴致并未减退。意未阑:兴致未尽。阑:尽。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题一作《送路十九曹长》。曹长,是唐代的一种官职名称,相当于县尉。
这首诗是作者与朋友告别时写赠给他的。诗中通过描写友人的离别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惜别之意。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朴实无华,不事雕琢。
首句“江浦雷声喧昨夜”写景开篇。江浦是指长江边上,这里暗点出友人将要远离家乡,去到江浦任职。“昨夜”,表明友人离任已经过了一个夜晚的时间。“雷声”与“雨色”,都是自然界的景象,用它们来烘托气氛,渲染离别时的凄苦心情。次句“春城雨色动微寒”,描绘友人离去后的京城景象。这里又进一步写出了他即将远行的背景。“春城”指京城长安,也就是诗人所在的城市。“雨色”是雨后的颜色。“微寒”,说明天气已转冷。“动微寒”三字,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担心。这两句是说:昨天夜里,江边的雷声把昨夜的雨声震得震耳欲聋,春城的雨也把寒冷的感觉传遍了大地。这两句诗,既写出了雷声、雨色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又写出了诗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
接下来两句“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大剧乾”具体写送别的情景。“黄鹂并坐”是说有几只黄鹂鸟在一起坐着;“并坐”,即并排坐着。“交愁湿”即互相忧愁而又沾湿了。“白鹭群飞”是说有成群的白鹭在空中飞翔;“群飞”,即成群地飞行。“大剧乾”,是说这些白鹭飞得又大又快。这两句从侧面描写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仕途的失意之感。
最后两句“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是说:我的晚年渐入诗律的精妙之处。谁家的酒量最大?“晚节”指晚年的诗篇;“细”指细致、精巧;“酒量宽”指饮酒的量很大。这两句诗是说:我的诗写得越来越精细了;谁能比得上我喝酒喝得多呢?这两句既是说自己的酒量之大,也是说自己对友人的感情之深。
整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描写江浦雷声、春城细雨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黄鹂并坐、白鹭群飞等动物行为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诗风格朴实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读来清新自然,感人至深。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友人的离别和自己的孤独寂寞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自己的内心情感,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而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