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
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
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
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
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
遂令大奴守天育,别养骥子怜神俊。
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
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
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
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天育骠骑歌》。以下是对每一行的解释和注释:
天育骠骑歌
- 这一句可能是题目或序言,提到了这首诗的主题,即赞美一匹名为“天育”的骏马。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
-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指的是古代天子的骏马能够行走千里,而今天这些马匹的画像可能并不如它们实际的奔跑速度那样快。
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
- “是何意态雄且杰”表达了对天育马英勇、雄壮的姿态的赞叹。而“骏尾萧梢朔风起”则形象地描绘出天育马尾巴在北风中飘扬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
- “毛为绿缥两耳黄”形容天育马的毛发颜色,既绿色又有些淡黄色;而“眼有紫焰双瞳方”则用眼睛的紫色火焰般的光彩来比喻天育马的眼睛,非常传神。
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
- “矫矫龙性合变化”赞颂了天育马如同龙一样的灵性和适应各种环境的本领,它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展现不同的形态。而“卓立天骨森开张”则形容它的骨架坚实有力,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
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
- 这里提到了太仆张景顺,他曾经负责管理并训练马群,以确保它们的健康和状态。这里的“监牧攻驹”可能意味着他对马匹的训练和管理非常严格和精细。
遂令大奴守天育,别养骥子怜神俊。
- “遂令大奴守天育”描述了有人专门负责保护和照料天育马,而“别养骥子怜神俊”则表达了人们对天育马的喜爱和珍视。
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
- 这里的“四十万匹”可能是当时的马群数量,而“张公叹其材尽下”则可能意味着他认为这些马没有达到最好的状态,或者没有充分发挥出它们的潜力。
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
- “故独写真传世人”指的是张景顺特别创作了一张天育马的画像,以供后人欣赏。而“见之座右久更新”则表明这幅画像一直被人们所珍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增长。
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
- “年多物化空形影”可能是指在长时间的岁月流逝中,天育马已经变成了一种象征或符号,它的形象和影子成为了过去的回忆。而“呜呼健步无由骋”则表达了对天育马无法再次驰骋的哀叹。
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
- “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可能是指现在的马群里也有品质优良的马匹,但“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则表达了一种感慨,即如果缺乏像王良和伯乐这样的良才来指导和管理马匹,那么即使有了好的马匹,也难以发挥出它们的最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