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皇。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
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
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
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
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
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
枕戈忆句践,渡浙想秦皇。
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
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
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
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
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
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
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
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
诗句原文: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译文注释:我十五岁左右的时候,常常和一些文人雅士一起游历于文坛。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篇《壮游》的第一句。它描绘了诗人年少时与同好们一起游历文场的情景,展现了他早期的文学追求和社交圈子。《壮游》是一首自传体诗,通过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和艺术追求。《壮游》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以下是对全诗逐句的释义:
-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回忆自己十五岁左右的时期,那时经常与同好者一同游历于书卷丰富的文场之中,沉浸在学问和文学的海洋里。
-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在那个时代的文坛上,我如班扬一般,受到同辈文人的推崇和喜爱。
-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七岁的时候,我便已显示出了非凡的志向,能够即兴吟咏凤凰等宏大的意象。
-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九岁的时候,我已经能够书写大字,并且作品之多如同装满了一袋。
-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我的天性豪迈,喜好饮酒,同时内心充满正直和愤慨。
- “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我从不拘泥于年少的朋友,而是广泛结交了年长的智者。
-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饮酒至酣畅之际,放眼望去,世间万物都显得模糊不清。
-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我从姑苏城出发,已经做好了乘船远航的准备,准备探索更加广阔的海域。
- “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如今回顾过去,心中依然充满了遗憾,未能实现航海至日本的宏伟愿望。
- “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王谢贵族的风采早已消逝,而当年繁华的吴越古都如今荒废无人问津。
- “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剑池旁的石头狭仄,长洲上的荷花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 “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雄伟的阊门北边,有着一座庄严的庙宇,倒影映照在清澈的池塘中。
- “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我常常追随吴太伯的脚步,感慨万千,泪水涟涟。
- “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我曾在夜晚枕戈待旦,怀念勾践的坚韧,想象着秦始皇的功业。
- “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听闻烹鱼的声响,我想起了古代战争中锋利的匕首和重要的策略。
- “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越地的女子美丽如雪,镜湖之水五月间依旧清凉宜人。
-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剡溪之美独特非凡,令人难以忘怀。
- “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我乘着归帆,穿越天姥山,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 “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我心中高耸着屈子(屈原)和贾生(贾谊)的垒石,却短视于曹植(曹操)和刘桢(刘桢)的壁垒之间。
- “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我在科举考试中得罪了考官,因而独自辞去官职,不再受其束缚。
-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我在齐赵之地放纵不羁,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 “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春天在丛台之上高歌,冬天则在青丘旁狩猎。
-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呼唤鹰隼在皂枥林中翱翔,追逐野兽在雪覆盖的山冈上奔跑。
- “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曾经骑马射箭,飞身而起,手臂伸直击中了鹙鸧。
- “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苏侯(指友人)骑着马高兴得手舞足蹈,仿佛携带了葛强一样。
- “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享受了八年的快乐时光,最终带着满腔豪情回到长安。
此诗不仅是杜甫个人生活的回忆录,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杜甫从青年到中年的成长历程,以及他在社会变迁中所承受的压力和挑战。通过对《壮游》的深入解读,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歌本身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对生活、对时代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