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水寻山二里馀,竹林斜到地仙居。
秋光何处堪消日,玄晏先生满架书。

【注释】

员太祝:即员半千。

林园,指员半千的园林。

秋光:秋天的景色。

玄晏先生:指晋代文学家、哲学家张华,字玄晏。他曾隐居在河南登封的太室山中,人称“太室先生”。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以写景为主,兼有叙事和抒情成分。诗的起句点题,点明这是一首描写员半千园林景色的诗。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幽深清雅的林园图画。上句从远望写起,水边竹林斜斜地伸展到地面,似乎要伸向那遥远的仙居之地。下句写近观,只见那碧绿的竹叶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使人感到心旷神怡。这两句诗把读者引入了一个清新宁静的境界,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幽深的林园之中,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第三句紧承第二句而来,进一步描写景物的特点。诗人不说“秋光”,而说“秋光何处堪消日”,这是因为在炎热的夏天,人们总是想找个地方消暑纳凉;而秋天的景色虽然迷人却难以消磨时光,所以诗人用“堪”来形容。这里“堪”是“可以,能够”的意思。这一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景色虽然美丽动人,但却无法消磨时光,使人感到无可奈何。

末两句写抒情。诗人用一个典故来表达他的情感。“玄晏先生满架书”典出《晋书·张华传》。据说张华曾经隐居在河南登封的太室山中,自称太室先生。他在那里读书写字,终日不倦。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抱负。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它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抒情成分相互交融,使整首诗显得更加完整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