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父未适鲁,屡屡倦迷津。
徒怀教化心,纡郁不能伸。
一遇知己言,万方始喧喧。
至今百王则,孰不挹其源。

尼父未适鲁,屡屡倦迷津。

徒怀教化心,纡郁不能伸。

一遇知己言,万方始喧喧。
至今百王则,孰不挹其源。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古代圣贤孔子未能在鲁国实现教育理想而深感遗憾的诗作。诗人以孔子为象征,表达了对知识传播和教化使命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通过描绘孔子的困惑与挫折,以及对知己话语的感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教育理念和精神境界,即无论何时何地,都应积极传承和弘扬教化之本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