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无私意甚微,欲教霖雨更光辉。
也知出处花相似,可到贫家影便稀。
云汉风多银浪溅,昆山火后玉灰飞。
高楼四望吟魂敛,却忆明皇月殿归。
诗句释义
1 “上帝无私意甚微,欲教霖雨更光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现象的深刻理解。上帝(自然之神)没有私心,他的旨意虽小却伟大,想要通过降雨来使大地更加光彩照人。这里,“霖雨”指的是连续的雨水,而“光辉”则是指这些雨水带来的明亮景象。
- “也知出处花相似,可到贫家影便稀”:这句话描绘了即使是同样的花朵在不同地方也会有不同的状态,因为环境的不同使得它们显得不同。在贫穷的地方,花朵的影子会变得稀少,意味着它们可能被忽视或不易察觉。
- “云汉风多银浪溅,昆山火后玉灰飞”:这里的“云汉风”可能指的是云层中的大风,而“银浪溅”形容的是这种风的力量巨大,能够将云层吹得如同银色波涛一样。接着,“昆山火后玉灰飞”则描述了一种美丽的景象,即在大火之后的余烬中,可以看到像玉石一样细腻的灰烬在空中飘散。
- “高楼四望吟魂敛,却忆明皇月殿归”: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感慨和怀旧之情。站在高楼之上,诗人眺望四周,感受到了自己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他也回忆起了昔日在明皇时期的月殿之景,那是一种美好而又遥远的记忆。
译文
上帝无私意甚微,欲教霖雨更光辉。
也知出处花相似,可到贫家影便稀。
云汉风多银浪溅,昆山火后玉灰飞。
高楼四望吟魂敛,却忆明皇月殿归。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首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大自然的无私和伟大,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的四句,诗人以具体的景象为载体,深入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特别是在结尾两句中,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引发了对过去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