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杏花坼,林间布谷鸣。
原田春雨后,溪水夕流平。
野老荷蓑至,和风吹草轻。
无因共沮溺,相与事岩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既要理解诗词的内容,又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等来分析,重点把握诗词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郊外杏花坼”,春雨过后,杏树的花朵已经开败了;“溪水夕流平”,傍晚时分,溪水平静如镜,仿佛连那流动的溪水也静止了,静得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野老荷蓑至”,一位年迈的老人撑着伞来到田间。“和风吹草轻”,晚风轻轻吹拂,使野草微微颤动。诗人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写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生活图景。尾联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的志向,并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最后一句“相与事岩耕”是说:我们一同到那山岩上耕作吧!

【答案】

①忆平泉杂咏忆春耕②春雨过后,杏花已经开败(或春雨过后,杏花凋零)③傍晚时分,溪水平静如镜(或傍晚时分,溪水平静如镜,连流动的溪水都静止了)④田野劳作的农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或田野劳作的农人,头顶斗笠,身穿蓑衣)。⑤晚风习习,轻轻吹拂,使野草摇曳(或晚风习习,轻轻吹拂,使野草微微颤动)⑥我和你一同在山岩上耕耘吧(或我和你一道在山岩上耕种吧)⑦诗人归隐田园的志向。⑧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代,诗人隐居在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他看到春天来了,杏花盛开,于是写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田园的心愿。首联写郊野景色,杏花已经开败,而林间的布谷鸟仍在啼叫;颔联写原野上的情景:雨后田中一片新绿,溪水在夕阳下显得特别清澈。颈联写田野上的劳动场景:农民头上斗笠,身穿蓑衣,正在辛勤耕作。尾联写诗人的心愿:我和你一同去山岩上耕耘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