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景持芳菊,凉天倚茂松。
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
【注释】
清景:指美好的景色。持:持守,保持。芳菊:指秋菊。凉天:指秋天。倚:靠。茂松:茂盛的松树。名山:著名的山峰。何必:不必。去:离去。群峰:众多山峰。
译文:
美好的景色中我手拿菊花,在凉爽的天空下靠着茂密的松树。
名山不一定要去,此地也有无数山峰。
赏析: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游览罗浮山时写的一首咏物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首联“清景持芳菊,凉天倚茂松”,以“清景”、“凉天”起兴,写诗人在罗浮山赏景时的所见所感。“清景”二字,写出了罗浮山的山色之清;“凉天”二字,写出了秋高气爽的天气。“手持芳菊”,写出了诗人欣赏美景的心情;“倚茂松”,写出了诗人欣赏美景的姿态。
颔联“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是全诗的关键句。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说罗浮山美,而是反问“名山何必去”。其实,名山固然好,但未必能如罗浮山这样令人留连忘返;罗浮山虽然不是最有名的名山,但它却有自己独特的美,值得人们去发现、去欣赏、去赞美。“此地有群峰”,说明罗浮山的确有很多美丽的山峰。这里的“群峰”,既指眼前的这些,也指远处那些更美的山峰。
最后两句“何必去名山,此地有群峰”,是诗人对前两联的具体化。诗人在罗浮山赏玩了一天后,感到十分满意。他想到:名山并不一定要去,只要像今天这样在这里观赏美景就可以了。这里的“何必去名山”,实际上是说:名山固然有它的美,但并不比这里更好;这里的“此地有群峰”,则是指罗浮山的美丽景色。
这首诗通过描写罗浮山上的美景来赞美这个地方,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