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苑有灵峰,嗟余未游观。
藏山半平陆,坏谷为高岸。
冈绕数仞墙,岩潜千丈干。
乃知造化意,回斡资奇玩。
镠腾昔虎踞,剑没尝龙焕。
潭黛入海底,崟岑耸霄半。
层峦未升日,哀狖宁知旦。
绿筱夏凝阴,碧林秋不换。
冥搜既窈窕,回望何萧散。
川晴岚气收,江春杂英乱。
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
共扣哀玉音,皆舒文绣段。
难追彦回赏,徒起兴公叹。
一夕如再升,含毫星斗烂。

【注释】

  1. 茂苑,指成都。灵峰,即青城山。
  2. 嗟余未,感叹自己尚未游览过。
  3. 藏山,即青城山。半平陆,一半是平地。
  4. 坏谷为高岸,山谷被填平成高地。
  5. 冈,小土丘。绕数仞墙,环绕着几丈高的土墙。
  6. 岩,山洞。潜,隐藏。千丈干,深达数千丈的岩石。
  7. 乃知造化意,回斡资奇玩,知道大自然的造物者有意于这些奇景。
  8. 腾,腾跃。昔,从前。虎踞,像老虎一样蹲坐。龙焕,像龙一样飞腾。
  9. 潭,水潭。黛,黑色,这里指水色。入海底,流入大海之中。
  10. 崟岑,山峰。耸霄半,耸立在云层之上。
  11. 层峦,层层的山峦。日,太阳。
  12. 哀狖(yòu),哀愁的猿猴。宁知旦,难道知道天明了吗?
  13. 绿筱(xiǎo),青竹。夏凝阴,夏天时郁郁葱葱。
  14. 碧林,苍翠的树林。秋不换,秋天也不会改变。
  15. 冥搜既窈窕,回到原处,寻找到原来的地方。既窈窕,既已找到。
  16. 回望何萧散,回头看看,显得多么凄凉、寂寞。
  17. 川,江流。晴岚气收,天气晴朗时,江上的雾气消散。
  18. 兴公叹,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句子。
  19. 一夕如再升,一夜如同再次升起。
  20. 含毫,握着毛笔。星斗烂,星星点点。
    【赏析】
    本诗作于元和六年(811年)春至初夏间,诗人因事贬谪到渝州府(今四川重庆)后,与当地友人交往密切,常在一起饮酒吟诗。这首诗就是他与友人一起赏景时的酬唱之作。
    首联起句写青城山在茂苑(今成都市郊)的灵峰之下。次句说:可惜啊!我还没有游历过它呢!这一句中“嗟予”二字点出诗人自伤未能一登其胜境而感慨系之的心情。颔联进一步描写了青城山的景色:山藏于平地之间,山谷填平成了高台;山冈上有几仞高的土墙,山洞里隐藏着数千丈高的石崖。这一联对仗工稳,写景形象具体,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颈联紧承上联的描写继续写山的奇观:山冈周围环绕着几丈高的土墙,山洞深处藏着深达数千丈的岩石。诗人用“乃知造化意,回斡资奇玩”两句来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写出了作者对于青城山的热爱之情。
    尾联以“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章”二句来赞美青城山的秀美,表达了对前人和先贤留下的文化遗产的珍视之心。尾联二句是全诗的结穴,也是全诗感情的升华,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全诗语言朴实清新自然,结构严谨完整,情感真挚热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