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文称辟恶,桑质表初生。
宛转雕鞬际,依稀半月明。
遥弯落雁影,虚引怯猿声。
徒切乌号思,攀龙遂不成。

【注】

桃文:指弓身的装饰物,桃木花纹。

桑质:这里指弓的制作材料,桑木。

宛转雕鞬际:意思是说弓身在雕刻成弯月形的箭筒时,其边缘被弯曲得十分曲折。

依稀月明:意思是说在月光下隐约地看见月影。

虚引:虚张声势。

徒切:徒然。

乌号: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指箭。

攀龙:指射箭时用左手扳住弓弦,右手拉弓。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射箭的场景,全篇以“弓”为线索,通过诗人射箭的过程,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和幽深的秋林图。

首句“弓”,点明了本诗的主题。

次句“桃文称辟恶,桑质表初生”,诗人先对弓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桃木花纹的装饰,使弓箭显得更加神秘;而桑木质地的弓,则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感觉。这种对比,使得弓箭显得更加有特色和吸引力。

第三句“宛转雕腱际,依稀月明”,进一步描绘了射箭的情景。弓箭在雕刻成弯月形的箭筒时,其边缘被弯曲得十分曲折;而在月光下,隐约地看见月影。这两句诗通过对弓箭和月光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幽静、静谧的夜晚画面。

第四句“遥弯落雁影,虚引怯猿声”,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射箭的场景。远处传来了雁群飞过的声音,而虚张的箭声,却吓到了害怕的猿猴。这句诗通过对雁声和猿声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紧张的氛围。

第五句“徒切乌号思,攀龙遂不成”,诗人再次提到了弓箭。他徒然地思考着弓箭,想要攀上高高的龙,但是最终没有成功。这句诗通过对弓箭和攀龙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追求却又无法实现的情感。

这首诗以“弓”为线索,通过对弓箭和射箭场景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紧张、追求却又无法实现的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弓箭的特点和魅力,让人印象深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