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台苍颉里,新邑紫泉居。
岁在开金寺,时来降玉舆。
龙形虽近刹,鸟迹尚留书。
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馀。
天文光圣草,宝思合真如。
谬奉千龄日,欣陪十地初。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故台苍颉里,新邑紫泉居。

岁在开金寺,时来降玉舆。

龙形虽近刹,鸟迹尚留书。

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馀。

天文光圣草,宝思合真如。

谬奉千龄日,欣陪十地初。

注释:

  1. 故台苍颉里:故台指的是古老的台子,苍颉是指汉字的创造者,这里指的是古代的文字。
  2. 新邑紫泉居:新邑指的是新的城邑,紫泉指的是清澈的泉水,这里指的是新的地方。
  3. 岁在开金寺:岁在这里指的是时间,开金寺是寺庙的名字。
  4. 时来降玉舆:时来指的是时机到来,降玉舆是皇帝乘坐的车辆。
  5. 龙形虽近刹:龙形指的是龙的形状,虽然离寺庙很近。
  6. 鸟迹尚留书:鸟迹指的是鸟儿的脚印,尚留书是指在地面上留下的字迹。
  7. 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馀:竹是指竹子,蒸青外指的是外面的水蒸气,点墨馀指的是池水的痕迹。
  8. 天文光圣草:天文指的是天文现象,光圣草是指神圣的草。
  9. 宝思合真如:宝思是指宝物的思想,合真如是指与真理相符。
  10. 谬奉千龄日:谬是指错误,奉千龄日是指奉承了千年的岁月。
  11. 欣陪十地初:欣是指高兴,陪十地初是指陪伴了十个地方的开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之情。诗中通过对三会寺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中的“龙形”、“鸟迹”、“竹”、“池”等意象,都富有象征意义,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诗歌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