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
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在中。
寄许炼师
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
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在中。
赏析:
首句“扫石焚香礼碧空”,描述诗人在清晨,独自站在山巅,手持香炉,对着碧蓝的天空,虔诚地焚香祈福。这里的“扫石”,不仅意味着清理场地,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净与坚定;而“焚香礼碧空”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佛法的虔诚。
第二句“露华偏湿蕊珠宫”进一步描绘了这一场景的美丽与神秘。露珠挂在花瓣上,晶莹剔透,仿佛是大自然最纯净的水珠,而“蕊珠宫”则是对佛家净土的一种美好寄托。这两句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神圣的画面,使人不禁产生一种超脱尘嚣的感觉。
第三句“如何说得天坛上”突然转换了主题,诗人似乎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凡人如何能够接近这种境界?”这里的“天坛上”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的境界,但同时也让人联想到现实中的种种束缚和困难。
最后一句“万里无云月正中”,以壮阔的自然景象作为回答。诗人想象着天空万里无云,明亮的月亮高悬其中,这种景象既宏伟又宁静,仿佛是在告诉世人,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超越一切困境,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清晨的修行者在山顶焚香礼佛的场景,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净化的美好愿望。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刻反思,引导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