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畦抱瓮园,一酌瘿尊酒。
唯有沃洲僧,时过杏溪叟。
追欢君适性,独饮我空口。
儒释事虽殊,文章意多偶。
【注释】千畦:形容园内菜地广阔。抱瓮:指种田。瘿尊:古时酒器,形似葫芦,因有瘤而得名。沃洲:今浙江新昌县境内的山名。杏溪:地名,故址在浙江新昌县南。联句:指两人同作一诗。适性:指随心所欲。儒释:指儒家和佛教。事虽殊:事情虽然不同,但各有其道理。文章意:指诗文中的意思。多偶:意思相近。
【赏析】此诗是与宣供奉携瘿尊归杏溪园联句之作,诗人与友人共饮于杏溪园,抒发了与友人相聚时的愉快心情,表达了对佛道思想的理解。
首联“千畦抱瓮园,一酌瘿尊酒”两句写景。开篇即描写杏溪园的景色,千顷沃野上,一个瓮口大的小池塘环绕着,池边有一棵古树,树上结满了果实,树下有一只小酒壶,酒壶上有一个瘤子(瘿),这便是“瘿尊”。作者用“千畦抱瓮园”来形容杏溪园的景色美丽,用“一酌瘿尊酒”来描绘杏溪园主人的生活情趣,把读者引入到一幅优美的画卷之中。
颔联“唯有沃洲僧,时过杏溪叟”两句写人。杏溪园主人是一位僧人,他常常路过杏溪,与杏溪园的主人一起喝酒、赏花,畅谈人生,享受生活的乐趣。杏溪园的主人是一位老人,他时常来到杏溪园,与杏溪园的主人一起饮酒、聊天,度过愉快的时光。这两句诗通过写杏溪园主人与僧人和老人的交往,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友情的赞美之情。
颈联“追欢君适性,独饮我空口”两句抒情。杏溪园主人喜欢与朋友一起饮酒、赏花,追求快乐的生活,而我却独自饮酒,感到无聊。诗人通过自己与杏溪园主人的对比,表达了对杏溪园主人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孤独之感。
尾联“儒释事虽殊,文章意多偶”两句议论。儒释两派的思想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的文章中的意思却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句话是说,尽管儒释两派的思想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文章都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相通之处。诗人通过对儒释两派思想的比较,表达了对两者的理解和尊重。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杏溪园主人与杏溪老人的描写,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通过对诗人与杏溪园主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感受;通过对儒释两派思想的比较,表达了诗人的理解和尊重。整首诗既富有诗意,又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诗。